(相关资料图)
美国彭博新闻社7月24日文章,原题:气候变化正在遏阻印度粮食安全 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人均耕地资源比希腊或阿尔及利亚还要少。这将使生活更加艰难,因为一个变暖的星球破坏了维系其数千年繁衍生息的降雨和阳光循环。上周,印度暂停了非印度香米品种的出口,原因是季风带来的强降雨破坏了新种植的冬季收割作物。由于大米零售价格在过去一个月上涨3%,过去一年上涨11.5%,莫迪政府希望通过为国内市场储备更多粮食来抑制食品价格上涨。
大米并不是唯一陷入危机的作物。几个月来,番茄价格因强降雨上涨5倍甚至更多,针对商店、市场和卡车的抢劫案频发,农民们不得不在地里露营,以保护自己的西红柿不被盗窃。到目前为止,印度最具政治争议的作物洋葱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然而,这并不能保证形势会稳定下来。2024年第二季度即将举行大选的新德里一直在囤积洋葱,以期平息价格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印度眼下并没有出现特别不寻常的季风。到目前为止,降雨量比平均水平高出约5%,但这个平均值掩盖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巨大波动。根据气候模型几十年来的预测,随着气候变暖,季风变得更加强烈,温暖的空气携带更多水分,并以更不可预测的方式大雨倾盆,导致干旱和洪水的更不稳定的循环。这将阻碍整个国家的发展。2017年,极端天气已经给印度造成了100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4%左右。一个仅占全球历史碳排放量3.7%的国家,却面临着一些最严重的损害。与此同时,莫迪领导的印度政府要为自己的政策选择负责,其中许多政策选择只会加剧全球变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以公路运输为例。在向电动汽车和公共汽车的转变方面,印度远远落后于其他主要汽车市场,2022年的销量百分比为个位数。其中一个因素是充电站的普及率不高,每个公共充电站要服务135辆汽车,而美国为19辆,中国和荷兰为6辆。
此外,如果印度的政策制定者想要减少排放,同时减少石油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他们需要扭转目前优先考虑生物燃料而不是电气化的局面。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印度也需要提高自己的水平。2022年安装的15.7千兆瓦的风能和太阳能,仅为政府设定目标的一半左右。2028年3月前,计划中的每年500千兆瓦的招标显然更加雄心勃勃,但它们首先需要落实。
21世纪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将是印度,但在未来10年,没有哪个国家的排放量比它增长得更快。如果新德里不希望看到农作物歉收、洪水、干旱、出口禁令和农民自杀的未来,需要全力扭转这一趋势。(作者大卫·菲克林,任重译)
关键词: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