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头条号“黑夜深度研究”称浦发银行开发了新贷款产品——“二胎贷”,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浦发银行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回应,否认存在相关“二胎贷”产品。随后,微博形成热搜话题#浦发银行回应网传推出二胎贷#和#细数银行近年来推出的奇葩贷款#,阅读量分别达50.9万次、38.7万次,掀起网民对于银行“奇葩贷”问题的讨论热潮。
浦发银行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文章截图
(相关资料图)
“打太极”式回应引发次生舆情善用媒体回应“化险为夷”
8月15日,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栏目以快报形式报道浦发银行否认存在“二胎贷”产品,两小时后,浦发银行接受北京商报网采访时,再次补充回应称“网传图片系部分截取一张2017年的宣传海报”,舆论热度随即有所下降。浦发银行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回应,有效遏制了舆情进一步发酵。
16日,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新媒体平台“新黄河”发布视频称,早在2016年,《杭州日报》《南方日报》《浦东时报》等多家媒体曾对浦发银行推出的“梦享贷”相关业务进行报道,其中明确提到了“二宝贷”产品,由此质疑银行此前“不存在二胎贷”的回复,致使舆论热度反弹。成都商报旗下“红星资本局”跟进发文称,网传海报来源为浦发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关注海报显示月子中心、安心月嫂、早教课程等限定适用场景,并延伸探讨行业内存在类似“奇葩贷”问题。微信公众号“新浪金融研究院”也将话题焦点转移至行业问题,有效减弱了舆论对浦发银行的关注度,整体舆论热度趋于平稳。
“奇葩贷”自带话题热度,银行业绩压力凸显
“史上最大的恐怖片”“期待呼吸贷”等调侃措辞展现网民对“二胎贷”的排斥心理。此前业内“连心贷”“彩礼贷”“墓地贷”等“奇葩贷”产品,不仅违背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还存在诱导公众“过度”“透支”消费的嫌疑,引发舆论对银行消费贷款领域的担忧。北京商报网呼吁银行在推广消费贷款时,应该更加注重产品的使用场景和道德问题,加强对贷款产品的监管和审核。
“二胎贷”风波背后,是银行面临业绩压力。8月以来,多家银行掀起消费贷降利率“大战”。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通过制造噱头的方式来宣传获客,反映出部分中小银行自身服务能力的不足,以及金融发展面临的一些困境。部分媒体关联提及浦发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减少7.52%”“净利润同比减少23.32%”,业绩指标下滑亦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或令银行声誉风险转移至经营层面。
舆情启示:“现在没有”不代表“之前没有”,有效回应前提是分清舆论诉求
银行负面舆情爆发后,媒体、客户、合作方等常对银行集中采访或问询,这就要求银行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有效的回应,考验银行内部舆情应对能力。本次事件中,浦发银行第一次回应“没有该产品”等措辞相对“强硬”,未及时解释曾经有消费贷产品宣传涉及“二宝贷”相关表述,第二次回应“现在没有”“如果此前曾推出过相关产品,现在不适用的话,不会留存相关资料”等措辞,稍显“心虚”。可见,对于已经下架的消费贷产品,曾经的宣传词触发当下舆论敏感点时,旧闻重提也易引发次生舆情。
在“促消费”的大背景下,银行机构响应政策号召创新产品无可厚非,但突破公序良俗认知底线的创新难免引发非议。当前大众面临经济下行、生育成本较高等压力,该类产品展现出一味追求业绩,刺痛了大众心理,新华社、央视网等权威媒体点评称,“奇葩贷”背后是公众对诱导过度消费的担忧,金融机构以关爱之名行牟利之实违反审慎经营的原则,也不符合监管机构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的导向。
虽然浦发银行此前只是把“二宝贷”作为一种消费场景来宣传,的确不存在网友调侃的所谓“二胎贷”产品,但在当前舆论环境下,银行机构应了解舆论对此类“婚丧嫁娶”相关“奇葩贷”的排斥心理。在做消费贷产品营销时,除了确保其合规性外,还应做好舆情风险评估,防范出现产品设计问题。此外,银行机构需警惕产品设计负面旧闻翻炒带来的风险,面对负面旧闻引发的舆情,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处置策略,比如及时发声,给出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消费贷产品等。在政策鼓励“促消费”的大背景下,银行机构应该深入了解消费者真实需求,推出更加“合理”的产品,倡导理性消费。
关键词:
最新资讯